從上個月播出的仙俠古偶劇《蒼蘭訣》,以仙俠題材為背景,講述了仙族月族恩怨糾葛的一段精彩故事,情節新穎,畫面唯美,廣受觀眾朋友們的歡迎。
然而,當月尊東方青蒼和小蘭花各懷目的,到人間見證長珩仙君和先戰神赤地女子歷劫時,他們提到了一首關于赤地女子凡身謝惋卿的命格詩。
命格詩中有這樣一句話:「偏逢蕭郎解語人,紅燭劍影斷芳魂。」
而劇中長珩仙君的轉世凡身,恰巧就叫蕭潤,于是他們一開始都以為詩中的「蕭郎」,就是指的蕭潤。包括很多觀眾朋友,都這樣誤以為。
可是后來才發現,這個命格詩中的蕭郎,實則另有其人。
蕭郎就一定是姓蕭嗎?不一定,那為何偏偏是「蕭郎」?其中到底藏著什麼樣的歷史典故呢?
其實在古代,如果提起蕭郎,一般是泛指情郎。
如果要往最早的流傳追溯,這個「蕭郎」到底是指誰呢?不同人有不同的說法。比如,「蕭郎」有三個不一樣的版本。
其一,是指秦穆公時的蕭史。據史料記載:「蕭史者,秦穆公(嬴姓)時人也,善吹簫,能致白孔雀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,好之。公遂以女妻焉。」
據說在秦穆公時期,有一個叫做蕭史的人,他十分善于吹簫,甚至能夠憑靠自己的簫聲,讓白孔雀飛到庭前,非常了得。秦穆公有個女兒叫弄玉,弄玉內心仰慕蕭史,于是秦穆公就想將女兒嫁給他。
后來蕭史親自教弄玉吹簫,他們的簫聲常常能夠引來鳳凰,傳說后來隨著鳳凰飛去,后人在雍宮中建造鳳女祠,雖然沒有人,但時常會傳來簫聲。
蕭史弄玉夫婦二人琴瑟和鳴,弄玉被后人代指仙女,而蕭史則被代指佳偶、蕭郎。
其二,是指梁武帝蕭衍。蕭衍是南朝梁的建立者,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翩翩佳公子,在歷史上也是比較有名氣的。之所以說他是蕭郎,大機率是源于一首詩。
「門外猧兒吠,知是蕭郎至。刬襪下香階,冤家今夜醉。扶得入羅幃,不肯脫羅衣。醉則從他醉,猶勝獨睡時。」——唐-無名氏《樂府詩話·門外猧兒》
除了這首詩之外,還有其他詩中,也以蕭衍為主角,提到了蕭郎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通過《全唐詩》可以發現,在唐朝之前,人們提起蕭郎二字的頻率并不高,而唐朝之后,「蕭郎」這個稱呼越來越風靡。
其三,是指蕭衍的長子,昭明太子蕭統。傳說蕭統有一次外出,遇到一位叫做慧如的尼姑,二人一見鐘情,卻因為身份懸殊而無法走到一起。
深情的蕭統相思成疾,懷著無限思念,種下了一顆紅豆,還把慧如住過的草庵改名為紅豆庵。紅豆樹長大了,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叫「相思樹」,而蕭統也因為思念成疾,憂郁而死。
蕭統身為皇太子,仍然能有這種難能可貴的深情,這一點或許是尤其為世人感動的。后人為了紀念和歌頌,便稱他為蕭郎。
這三種說法雖然各不相同,但是每一個「蕭郎」背后,都有他自己獨一無二的典故。
或許,蕭郎到底是誰并不重要,而「蕭郎」二字的知名度如此高,這主要來源于崔郊的一句詩:「侯門一入深如海,從此蕭郎是路人。」
崔郊由于備考,到姑母家做客,見到了一位年輕聰慧的婢女,對她心生愛慕之情。那位婢女見崔郊才華橫溢,用功讀書,也心生仰慕。兩個人互生情愫,但于崔郊來說,自己必須要先考取功名,才能回來,將心愛的女子迎娶過門。
然而崔郊遠去考試,后來成為唐朝宰相、當時身為大帥的于頔來到崔郊姑母家做客,恰巧看上了這位婢女,當即花大價錢將她買回家。姑母并不知道,這位婢女和自家侄子已經情投意合,于是同意了這件事。
可等到崔郊回來,才悲傷地發現,自己的心上人已經嫁作他人婦。
無限的思念裹挾著濃濃的哀傷與惆悵,都化作了他傷情之下動筆寫就的一首《贈婢詩》——
「公子王孫逐后塵,綠珠垂淚滴羅巾。
侯門一入深如海,從此蕭郎是路人。」
之后于頔聽說了這首詩,非但沒有責怪崔郊,反而從詩中詢問真相,了解到崔郊和婢女二人的情意,然后成人之美,又將婢女還給了他,兩個人算是得到了最好的結局。
然而這首詩,卻因為情真意切,文采極好,知名度極高而廣為流傳。
即便是千百年后的今天,我們仍然樂于吟誦后半句,來形容有情人被迫分開的無奈與傷情。
而在這詩中,「蕭郎」已然成為情郎的代名詞。
作者:我方團隊月落星沉
參考資料:沐欣《從此蕭郎是路人》、《全唐書》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